近年來,由鈦合金做表殼和表帶的手表已越來越多,這不單純是時髦,主要在于鈦金屬有比重輕、耐腐蝕等很多優點,比如其強度和硬度接近于不銹鋼,但比重只有鋼的一半,
而耐腐蝕的特性使其基本不生銹,且綠色環保,不像鎳金屬那樣對人體有傷害。
1、鈦與鈦合金
1.1 鈦的由來及特性
鈦是一種在地殼中發現的銀白色過度金屬元素,是一種閃亮且很有光澤的金屬或者銀灰色或暗灰色的粉末,如圖 1所示。它的合成物幾乎可以在所有的火成巖石和鈦砂礦床中找到。鈦被認為是一種稀有金屬,這是由于在自然界中其存在分散并難于提取。但其相對豐富,它在地殼的蘊藏量排名第九。鈦礦石的供應至少還可以維持一萬年。在隕石、月球
巖石、太陽和其他星球都發現了它的存在。不過,鈦的提http://www.jdut.cn/取過程相對較慢且費用過高,這使得它的價格昂貴。很多年來,高昂的價格限制了鈦在軍事和航空領域的運用。

鈦的許多特性使它極具工業和商業價值。堅硬方面,鈦比鋼的硬度高 30%,具有優良的強度保持性;質地輕,鈦的重量為 47.90 個原子尺度,比鋼將近輕了 50% [1] ;耐腐蝕性
能強,當把鈦暴露于空氣中時,其表面會形成一層緊密且強韌的氧化膜,可以抵抗不同物質對其金屬的侵蝕,尤其是抵抗鹽水的腐蝕。鈦的化學性質極為活潑,易與空氣中的氫、
氧等物質相互作用,形成極穩定的化合物,所以平日里所說的鈦金屬實際上是鈦合金,它由鈦、鋁、釩、鎳、鉬等元素構成,主要特點是強度高、質量輕,并具有超強的耐腐蝕性。
1.2 鈦的應用領域及發展
鈦金屬誕生于 1971 年,英國業余科學家威廉?喬治,在分析來自康沃爾的砂土時,發現一些他自己無法識別的“紅褐色的礦灰”。1975 年,一位奧地利化學家 MARTIN 證實
了喬治確實發現了一種新元素。KLAPROTH 把這種新元素命名為“鈦”。然而,鈦合金工業用途的開發還較新。來自盧森堡的 WILHELM 被認為是現代鈦工業之父,他在20世紀30年代期間,開發了一種加工鈦金屬的方法,并在 20 世紀 40 年代期間將之改良,此法今天還在沿用。20 世紀 70年代中期前,超過 85%所生產的鈦都用于航空工業。鈦的獨特性能使得它成為建造噴氣式飛機、火箭、太空飛船的引擎和飛機框架的理想材料。它的軍事用途則是武器,像炮兵的導彈和駐退機。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,鈦金屬工廠產品的價格持續下跌,這樣才使鈦金屬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。
1.3 鈦金屬作為手表材質的優勢

寶璣 Type XXI 3810 如圖 2 所示,帝舵 Heritage Advisor如圖 3 所示,卡地亞 SANTOS 100 如圖 4 所示。
鈦金屬作為手表材質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:①佩戴輕便。鈦合金的比例輕,僅為鋼的 60%。②耐磨耐用。鈦金屬比鋼更堅硬,鈦金屬手表更耐用耐磨,表殼不易刮花。③耐腐蝕好。鈦合金在潮濕的大氣和海水介質中工作,其抗蝕性遠優于不銹鋼,對點蝕、酸蝕、應力腐蝕的抵抗力特別強。④親膚性好。防過敏、不含鎳,享有“親生物金屬”的美譽,
佩戴用它制造的手表不會出現皮膚過敏等問題。⑤自然環保。鈦來自大地且可以回收。歐米茄海洋宇宙系列如圖 5 所示,飛亞達神舟十一號紀念款如圖 6 所示。
2、鈦合金材料的加工
隨著對鈦鍛件、鈦靶材等鈦合金的不斷研究以及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,鈦合金在機械加工領域的運用也逐漸成熟。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,其在進行機械加工時還存在諸多問題,加工操作還是比較困難,一定要嚴格遵守鈦合金材料的加工原則,按著正確的加工程序進行加工,保證機械加工可以順利完成,并盡可能減少其不當操作帶來的影響。
2.1 鈦合金的加工特性
鈦合金的導熱系數小,導熱性差。在加工鈦合金鈦靶材時切削溫度高,如 TC4鈦合金的切削溫度是 45 號鋼切削溫度的2倍,同時溫度很難得到釋放。鈦合金比熱小,加工時局部溫度上升迅速,造成刀具溫度很高,刀尖急劇磨損,使用壽命降低 [2] 。鈦合金彈性模量低,使已加工表面容易產生回彈,特別是薄壁零件的加工回彈更為嚴重,易引起后刀面與已加
工表面產生強烈摩擦,從而磨損刀具和崩刃 [3] 。鈦合金化學活性很強,高溫下易于氧、氫、氮發生作用,使其強度增加、塑性下降,在加熱和鍛造中形成的富氧層的機械加工困難。
2.2 鈦合金的加工原則
鈦合金的加工應遵循以下原則。
2.2.1 選擇合適的刀具
刀具材料應選擇較常用、價格較低、耐磨性好、熱硬性高、具有足夠韌性的材料。加工鈦合金常用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鋼、硬質合金鋼、涂層刀具、立方氮化硼(CBN)刀具、
聚晶金剛石(PCD)刀具。刀具幾何參數方面,以常用的車刀為例。為保證車刀的剛性,粗加工時刀具前角、后角要小;精加工時,為得到良好的表面質量與加工精度刀具要保證鋒利,前角、后角、螺旋角要大一些。
2.2.2 合適的切削條件與加工量
機床-夾具-刀具的加工系統剛性要好,機床各部分間隙要調整好,主軸的徑向跳動要小。夾具裝夾工件要牢固,要有足夠的剛性。刀具切削部分盡量要短,在容屑足夠的情況
下盡量加大切削刃厚度,提高刀具的強度和剛性。在加工鈦合金時,加工量應注意不宜過大。以車削為例,斷續切削條件下,推薦的切削用量為:V=15~28 m/min,
f=0.25~0.35 mm/r,ap=1~3 mm [4] 。連續切削的條件下,推薦的切削用量為:V=50~70 m/min,f=0.1~0.2 mm/r,ap=0.3~1 mm [4] 。
2.2.3 材料的適當熱處理
經過機械加工的鈦合金零件表面會產生應力,這種應力的大小與切削加工條件有關。加工后,應進行退火處理。退火通常是在不同溫度下進行加熱保溫,退火溫度與相對應的
加熱保溫時間應逐漸提高。加熱保溫后空冷進行,完全消除應力,退火中避免吸入氫,鈦合金零件退火需在真空爐內進行,既能消除應力,又能除氫。

3、鈦合金手表的發展趨勢
由上可知,鈦合金加工件工藝要求嚴格,對其加工后的熱處理也有明確要求。相比較于手表傳統材料不銹鋼的加工,鈦合金的加工工藝更為復雜和苛刻,難度高、成本大,難以
大規模應用。鈦合金的彈性模量小,加工后極易產生“回彈”,對于薄壁零件的加工尤為明顯,因此鈦合金手表的表殼通常厚一些,略顯笨重。除了材質本身的特性外,在設計理念方面,鈦合金表也與傳統表款截然不同。它追求的不是表面的光鮮亮麗,而是深藏不露的低調奢華。本身色澤暗淡,再加上幾乎無法進行拋光,即便是新表看上去也不那么光亮。喜歡光鮮亮麗腕表的愛表人還是占市場主導,鈦合金手表的市場熱度仍未達到很高的水平。雖然鈦合金材料在手表上的應用存在很多局限性,但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、消費水平的提高、價值取向的轉變,鈦合金手表以其獨特的優勢,在整個腕表行業里,仍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,未來市場值得期待。
4、結束語
鈦合金材料優良的特性以及發展應用的成熟,讓鈦合金手表相較于傳統手表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。但受限于鈦合金的加工難度及昂貴成本,鈦合金手表作為高端奢侈品,其市場普及還有一段路要走,值得愛表人士期待。
參考文獻:
[1]薛杰,李淑貞,王云飛,等.水洗工藝對磷化質量的影響[J].上海涂料,2012(2):17-18.
[2]洪翔,譚業發,胡曉光,等.鈦合金表面電火花沉積強化技術研究進展[J].熱加工工藝,2013(20):24-27.
[3]陳曌紅.鈦合金性能及其加工現狀的研究[J].機電技術,2013(5):96-98.
[4]游紅超,袁芬.鈦合金車削加工刀具和切削用量的研究[J].電子世界,2013(8):206-207.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作者簡介:李鵬(1988—),男,主要從事機械制造方面的研究。
相關鏈接